地熱勘查

匈牙利K探區(qū)地熱勘探思路的確立

  研究表明,巖石的電性與環(huán)境溫度緊密相關,這就為利用物探探測結果來研究深部熱狀態(tài)提供了地球物理勘探地熱的可能性。因此,利用地球物理資料間接研究地下熱狀態(tài)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。
 
  在分析地下巖石導電性時不難看出,影響巖石電阻率的主要因素是巖石的成分、結構、含水性及所含水的礦化度以及溫度、壓力等。實際上,在常溫條件下,巖石的導電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裂隙和孔隙中所充填的(熱)水溶液。如果某種巖石的結構疏松、濕度大、所含水溶液連通性好,那么該巖石的電阻率就低,反之電阻率則高。同種巖石中電阻率相對較低的地方表明巖石的結構疏松、裂隙和孔隙發(fā)育、含水性較好。
 
  利用電法進行地熱勘探,就是以地質認識為基礎,以電法剖面上的低阻異常為佐證,尋找深大斷裂附近的低阻異常帶。針對匈牙利K區(qū)塊的地熱勘探,就是尋找深大斷裂附近的中生界碳酸鹽地層中的低阻異常帶。具體的勘探思路如下:
 
  (1)以測線上已知的鉆井資料作為地層劃分的
 
  參考依據,利用重力正反演擬合技術,由已知到未知,推測出基底的起伏特征及地層的展布規(guī)律;
 
  (2)結合區(qū)域地質資料和地震資料分析斷層的分布和走向,根據電法資料(二維電阻率剖面反映斷裂)及重力資料(重力導數反映斷裂分布帶),推測斷裂的位置和規(guī)模;
 
  (3)利用電法剖面上的低阻異常帶,圈定地熱儲層的位置及規(guī)模;
 
  (4)利用電測井資料,推測中生界碳酸鹽巖地層的裂縫發(fā)育程度及地層的含水性;
 
  (5)利用電法、地震資料,在低阻異常帶上,圈定出有利的局部構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