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推薦
聯系我們
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(qū)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地熱溫泉
臺灣地熱溫泉的分布
文章來源:地大熱能 發(fā)布作者: 發(fā)表時間:2021-11-09 15:47:07瀏覽次數:1690
臺灣地熱溫泉主要分布在大屯火山群以及中央山脈地區(qū)。大屯火山群有13處溫泉區(qū);中央山脈及其周邊地區(qū)有83處,其中變質巖區(qū)共有溫泉70處,而其周邊的沉積巖溫泉區(qū)共計13處。另外在綠島與龜山島也各有1處溫泉區(qū)。
大屯火山群位于臺灣島北端,在地質構造上自成一體,其由數十座圓錐形火山體組成,至今仍殘留一批火山遺跡。大屯火山群地熱區(qū)地下熱水溫度在150~300e之間,該區(qū)熱水以酸性硫酸鹽氯化物為主。該地區(qū)的溫泉,由西南至東北依次為新北投、大磺嘴(雙重溪)、大莊(陽明山后山公園)、陽明山、竹子湖、小油坑、馬槽、大油坑、三重橋、死磺子坪、工子坪、大埔、金山等13處,大部分屬于高溫溫泉及噴氣孔,形成長18km、寬約3km的一個狹長溫泉帶。大屯火山群與綠島、龜山島(以噴氣孔形式存在)的地熱溫泉均屬于火山巖區(qū),溫泉區(qū)總共有15處。
中央山脈縱貫臺灣島南北,全長320km,東西寬80km。而臺灣本島南北長394km,東西最大寬度為144km[1]。臺灣中央山脈山巒起伏、高峰連綿,其以變質巖為主,地下熱水溫度高達150~230e,熱水屬于堿性碳酸氫鈉型。該地區(qū)共有溫泉區(qū)70處,溫度一般在66~99e之間。溫泉絕大多數分布在山谷低部河床之上,周圍多被高山所環(huán)繞,形成高山深谷的地形特征,且大多位于山脈或山脊分水嶺的兩側,這種分布形態(tài)說明溫泉的形成明顯受地形因素的控制。
中央山脈的外圍地區(qū)以沉積巖為主,溫泉區(qū)共計13處,主要分布在西部麓山帶以及海岸山脈,其中包括清泉(新竹縣五峰上游)、苗栗縣虎山(上島)溫泉、嘉義縣關仔嶺、中侖、臺南縣玉井、恒春四重溪以及海岸山脈安通、利吉(臺東附近)等地。該區(qū)溫泉的溫度多在30~65e之間,只有關仔嶺較高為84e(一度曾高達91e,系在1964年白河大地震后測得)。
上一篇 > 貴州溫泉資源概況
下一篇 > 溫泉旅游開發(fā)項目的盈利模式分析